

认识教师——责任胜于能力 作为一名的围棋教师,具有超强的责任心是至关重要的。围棋教师的能力即棋力,虽有高低之分,但并非最重要因素,而孩子能否更快更好地提高与围棋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态度是分不开的。对于一个刚刚步入围棋殿堂的孩子来说,如何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最为重要的,尽职尽责、追求严谨的教学作风更是每一位学棋的孩子和家长希望老师拥有的。 另外,围棋教师一定需要具备较高的整体素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素质和修为,即使具有超群的棋艺也是徒然。 第一,高尚的品德,这一点自然不必多说,但凡是为人师表,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围棋教师不仅在孩子的棋艺上是领路人,更多地是教导孩子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 第二,良好的心态,在现在多元化的时代中,要想做到心无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平常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摒弃杂念,更好地钻研棋艺,探索围棋教学路上的新方法; 第三,得当的方法,从孩子启蒙的培养兴趣和习惯,到业余强豪的培养独立学习和思考,再到职业之路的培养悟透能力,需要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水平选择最适当的教学方法; 第四,清晰的思路,善于驾驭课堂的老师知道学生的不足,会针对不同学生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和计划,只有理清教学思路,才能尽可能的为每位学生带来最有用的知识。 第五,和蔼的态度,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理解和反复出现同一错误在所难免,这时往往教师会出现厌烦情绪甚至不当言语,这种举动不但不会对学生有所帮助,反而更会增加其紧张情绪和抵触情绪,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利用更加有效的态度和言语成为了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第六,文化的底蕴,围棋是一门竞技,但更多地是一门艺术,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作为铺垫,是不能够满足各个方面的要求。 观察学生——勤奋胜于智慧 人们常说:勤能补拙。围棋,是一门智慧的艺术,如想有大成没有超人的智慧是不可能达到的,但这并不代表智慧就是学习围棋的先决条件。在学习围棋的初期,智慧的因素是非常明显的,因为这个时期,孩子对于围棋只停留在感性上的认识,智慧较高的孩子可以迅速建立起吃子技巧、围空多少等初级知识,但随着难度的逐步加深,智慧对于孩子的帮助会越来越少,反而勤奋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曾经在我的班上有这样两个学生,一个聪明伶俐但用功甚少,一个资质平庸但勤奋好学,聪明伶俐一度笑傲群雄,资质平庸只能望其项背。但随着课堂内容的不断加深,围棋进入钻研战术、分析理论阶段,聪明伶俐上课时左顾右盼,勤奋好学上课时积极思考,没过多久,两人的差距不断缩小,直至聪明伶俐被勤奋好学反超。智慧只是学好围棋的诸多条件之一,勤奋好学、勤于思考才是漫长学棋路上最重要、最无可替代的。它能为孩子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也正是大多数家长让孩子学习围棋的目的之一。 连线家长——信任支持并举 家长是孩子在学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只有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信任与支持主要有两个方面,信任孩子的能力,支持孩子的选择;信任教师的方法,支持教师的计划。 首先,信任孩子的能力要从行动做起,当孩子理解迟缓或水平进步缓慢时,家长要耐心地进行教导,不能打骂,要知道年龄再小的孩子同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对孩子教育方法不得当,不但无法起到正面作用,反而会增加孩子的抵触情绪,进而对围棋失去兴趣,甚至厌恶围棋。如何正面引导孩子进行学习,帮助孩子迅速提高,需要家长针对孩子的性格不断地“探索”,必要时可利用善意的欺骗帮助孩子建立信心。支持孩子的选择,就是要求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学习,面对问题,当孩子对围棋已经产生厌恶情绪时,有的家长并不能正确对待,结果只能是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而也有的家长在孩子正处于快速的上升期,因为孩子学业等原因,迫使孩子离开围棋,这样做是也不正确的,要知道学习围棋并不与学习文化知识水火不容(曾有学员年少学棋时,合理分配时间,文化课均名列前茅,后来放弃围棋转而主攻学业后,不知如何利用剩余时间,曾经一度沉迷于玩耍和游戏)。因此,如何教育孩子合理利用时间,支持各项兴趣爱好才是家长赐予孩子的最大财富。 其次,信任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教师会针对学生的性格差异与课堂气氛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与惩罚并举,提问与举手并存,并尽可能的使班级全体学生掌握课堂知识,但因学生的水平不尽相同,难免有面面具到的地方,这就需要家长在对教师多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信任教师,理解教师。教师所制定的不同教学计划,利用的不同教学教材,是根据学生处于不同的阶段水平,有针对性地对班级进行某部分的知识强化,有时以练习死活、手筋为主,有时以进行对局、复盘为益,并有可能利用同一题型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近而为孩子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